2025/08/17 13:15
作业治疗师为脊髓损伤患者设计训练场景的核心在于重建其日常生活能力,聚焦于实际、高频的活动,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独立性、安全感和生活质量。训练场景高度个体化,紧密围绕患者损伤平面、残存功能、生活环境和个人目标设定,贯穿于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全过程。
基础自我照料是首要训练领域。这包括在轮椅或床上进行转移训练(如床椅转移、如厕转移、进出浴缸),模拟浴室环境练习坐位平衡下的洗漱、梳头、剃须,以及运用适应性辅具(如万能袖带、改装餐具)进行进食饮水训练。穿衣脱衣练习则着重于在不同体位(如卧位、坐位)下完成,利用穿衣棒、魔术贴改造的衣物来克服活动范围和抓握限制。个人卫生管理如导尿、肠道护理(如使用腹部加压带)也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系统训练。
家务和室内生活管理是另一关键场景。作业治疗师会在模拟厨房中训练坐位或站立架上的食物准备,如使用防滑垫固定砧板、单手开罐器、轻便锅具进行切洗、烹饪操作,强调能量节省和防烫伤策略。清洁训练包括使用长柄工具除尘、擦拭,以及洗衣(如转移衣物至洗衣机、折叠)。家务计划、时间管理及简化工作流程也是重要内容,帮助患者高效分配有限体力。
社区参与和功能性移动能力重建不可或缺。训练场景扩展到操控轮椅应对不同地形(斜坡、门槛、不平路面)、安全上下交通工具(如使用斜坡板乘出租车)、公共设施使用(如自动门按钮、低位柜台)以及外出购物(货架取物、付款)。沟通工具操作训练也很重要,如使用固定支架或免提设备接打电话,运用语音控制或改装键盘操作电脑/手机,以维持社交连接和获取信息。工作或学习场景的模拟则聚焦于工作台改造、坐姿调整和任务简化策略。
贯穿所有场景的是辅具评估与应用、环境改造建议(如家居无障碍)、预防二次损伤(如压疮防护体位管理、关节保护)以及心理社会适应支持。作业治疗师通过在这些高度情境化的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和策略调整,帮助患者克服障碍,重新定义独立,实现有意义的日常参与和生活掌控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