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3:24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自身抗体是指那些在RA患者血清中相对特异性地出现,对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乃至发病机制理解具有重要意义的自身抗体。其中,最核心、最具诊断特异性的当属抗瓜氨酸蛋白抗体。这类抗体针对的是体内蛋白质经过瓜氨酸化修饰后的表位。瓜氨酸化是一种在炎症环境下发生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精氨酸残基被转化为瓜氨酸。ACPA是一个大家族,临床实验室最常检测的是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高达60-80%,而其特异性可达95%以上,远高于传统的类风湿因子,使其成为RA血清学诊断的基石,甚至在疾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年即可检测到,是RA早期诊断和识别高危个体的关键指标。
尽管类风湿因子(RF,主要是IgM型)在RA患者中也常见(阳性率约70-80%),但其特异性较低,因为它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慢性感染甚至部分健康老年人。RF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相比之下,ACPA的高特异性使其成为定义RA的更可靠血清学标志物。检测ACPA(尤其是抗CCP抗体)与RF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除了诊断价值,ACPA的存在及其滴度高低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高滴度ACPA往往预示着更侵袭性的关节破坏、更差的预后以及对骨侵蚀的更强预测能力。ACPA不仅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还强烈提示其直接参与RA的发病机制,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刺激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等途径,驱动滑膜炎和骨破坏。针对RA特异性自身抗体(尤其是ACPA)的研究和检测,对于实现早期精准诊断、评估疾病活动度与预后、理解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都至关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