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200字

用户提问 |浏览952次
收藏|2025/08/29 20:25

满意回答

2025/08/29 20:56

翻开《红岩》,那浸透纸页的硝烟与血泪,那铁窗内不屈的灵魂,仿佛穿越时空,沉沉撞击着心灵。渣滓洞、白公馆,这些名字本身便成了信仰的炼狱。江姐面对酷刑的坚贞,许云峰在黑暗中用手指挖掘通道的决绝,成岗在敌人威逼下刻写《挺进报》的机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里,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后来者的路。他们并非天生无畏,而是在残酷的抉择中,将对理想的热忱淬炼成了比钢铁更坚硬的意志。那面在狱中秘密绣制的五星红旗,是他们对光明的坚信,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一针一线,缝进了永不熄灭的星火。

阅读的过程,是灵魂一次次被拷问的过程。当安逸成为日常,当选择变得多元,我们是否还能在内心深处保有这样一份纯粹的信仰与担当?红岩英烈们所坚守的,早已超越了具体时代的政治理想,它升华为一种关于人的尊严、关于精神高度、关于为信念献身的精神图腾。它拷问着当代人:在物质丰盈的表象之下,我们的精神是否同样坚韧?面对无形的压力、生活的困顿、价值的迷惘,我们是否还拥有那份“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把这牢底坐穿”的勇气与牺牲精神?红岩精神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灵魂深处的怯懦或坚定。

合上书页,那“红岩”二字已不再仅仅是重庆的一座山岗,它化作了一座精神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深处,也应当矗立在每个后来者的心间。它提醒我们,和平年代并非不需要牺牲与坚守,只是牺牲的形式与坚守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它呼唤一种内在的“红岩”——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是坚守,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是坚守,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是坚守,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声更是坚守。《红岩》的价值,不仅在于铭记一段悲壮的历史,更在于它赋予我们一种穿透岁月、烛照当下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战场”上,以不同的方式,去挖掘、去抗争、去点亮,让那份永不褪色的红,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永恒底色。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