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13:08
在现场急救中,当遇到怀疑脊髓损伤的患者时,保持脊柱制动至关重要,因为这能有效防止二次损伤,避免原本可能可控的伤害演变为灾难性的后果。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关键神经束,负责传递运动和感觉信号;一旦受损,任何不当移动都可能加剧脊柱的不稳定性,导致骨头碎片移位或椎间盘压迫脊髓神经。这种二次损伤不仅会加重神经损伤程度,还可能将部分损伤转化为完全性损伤,引发永久性瘫痪、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急救人员必须立即识别潜在风险,如车祸、跌倒或运动事故中的患者出现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等症状,并迅速实施制动措施,为后续专业医疗干预赢得宝贵时间。
保持脊柱制动的核心原因在于脊髓组织的脆弱性和损伤机制的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后,脊柱结构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轻微弯曲或扭转动作就能撕裂神经纤维或切断血流供应,从而放大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例如,在急救现场,如果患者被随意移动或抬起,椎骨的位移可能直接压迫脊髓,导致原本可逆的损伤变为永久性神经功能丧失,如四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不制动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包括呼吸系统问题(如膈肌麻痹)和心血管不稳定,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急救指南如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强调,在专业救援到达前,应使用颈托、脊柱板和固定带等工具维持患者脊柱中立位,避免任何头部或躯干活动,确保神经组织得到最大保护。
脊柱制动不仅是急救的基本原则,更是人性化关怀的体现。它能显著降低患者长期残疾风险,提升康复机会,同时减少医疗系统的负担。急救人员应通过培训掌握正确技术,并在实践中优先执行这一措施,确保每一个动作都以患者安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