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7 07:27
脊髓损伤(SCI)不仅导致肢体瘫痪和感觉丧失,还常伴随认知-运动障碍,表现为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缺陷和运动协调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研究聚焦于大脑皮层连接变化,特别是前额叶(负责高阶认知如决策和规划)与运动皮层(调控运动执行)之间的神经通路减弱是否构成核心机制。SCI后,脊髓信号中断可触发大脑重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发现,患者前额叶-运动皮层连接强度显著降低,这可能源于神经可塑性失调或轴突损伤,间接削弱认知对运动的调控能力。
这种连接减弱被视为核心原因之一,因为它直接破坏了认知-运动整合的神经基础。前额叶通过下行通路协调运动皮层的活动,确保动作计划与执行同步;SCI后,连接减弱导致“认知脱节”,例如患者难以同时处理多任务或精确控制动作,这在康复训练中表现为反应延迟和错误率增加。动物模型和临床数据支持这一观点:SCI诱导的神经炎症和皮质兴奋性改变会削弱连接强度,进而放大障碍的严重性,而增强连接(如经颅磁刺激干预)可改善认知-运动表现。
连接减弱并非唯一核心原因,SCI的复杂性意味着其他因素如心理压力、次级并发症(如疼痛或抑郁)以及脊髓本身损伤程度也起关键作用。未来研究需结合多模态神经评估,以更全面解析连接减弱的权重,推动靶向治疗的发展。
加载中...